分类
产业

​女性跨国创业难吗?中荷女性创业者:跨文化追梦的力量

6 月 27 日是 “中小微企业日”,中国和荷兰的女企业家在这一天做出了突出贡献。来自上海的建筑师王卓尔和荷兰农业行业的重要人物伊娜-恩婷分别分享了她们的创业历程和塑造建筑业和农业业务的文化经历。尽管面临挑战,但他们都重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并激励其他人追求梦想。未来,中荷两国在这些行业的合作潜力依然巨大,尤其是在大流行后的形势下。此外,荷兰的政策正在为女性实现经济独立和改善就业前景铺平道路,弘扬创业精神在实现个人梦想和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力量。

本文采访了两位在中国和荷兰创业的女性——王卓尔和 Ina Enting,讲述了她们的创业历程、行业见解和两国差异。王卓尔认为中荷设计行业可以互补优势,合作空间巨大;Ina Enting 则指出中荷农业领域仍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两位创业女性用自己的故事,展现了跨文化追梦的力量。

导读

今年(2023年)6月27日是“中小微企业日”,我们除了要认识到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和社会做出的贡献外,还要关注和支持那些勇敢追逐梦想的女性创业者。

借此时机,我们采访了两位分别在中国和荷兰的创业女性——〇筑设计(上海)的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王卓尔女士及荷兰农业协会(NAFTC)的亚洲总监、荷兰农业中心(DMFC)的总裁Ina Enting 安英娜女士,听她们讲述自己的创业之路以及各自在中国与荷兰的人生体验。她们不仅代表着中小微企业的力量,也激励和鼓舞着更多的人去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中荷创业之路

王卓尔在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后选择去荷兰贝尔拉格学院深造。在留荷工作一段时间后,她于2015年创立了〇筑设计 OfficeZHU,办公地点分别位于荷兰鹿特丹和中国上海。她的事务所涵盖室内设计、展览设计、建筑设计和城市研究等领域,旨在建立一个开放和国际化的平台,强调研究先行,注重项目的先锋性和创新性。王卓尔选择去荷兰的初衷与她的创业初心一脉相承,她希望能够找到欣赏她并愿意与她共同实现设计的客户,并实现她认为有价值的事物。

安英娜从小生活在农场,与作物种植、畜牧业打交道,因此自小便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不仅是爱好而已——她还拥有农业专业与动物科学的教育背景。活跃于中国与荷兰农业食品行业的她,与两国的政府机构合作密切。如今,她已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十多年。2008年,她来到北京,看到当时的农业市场一片蓬勃发展之势。随后于2010年在北京创立了DMFC荷兰农业中心。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公司的业务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安英娜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曲折和挑战,但她依然享受着在中国的生活,对这里的文化和日常生活满怀着喜悦之情。

在创业过程中,对工作的理解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王卓尔是一位建筑师,她认为建筑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承担着比较多元的职责。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她认为开建筑事务所虽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又跟其他“生意”不一样。“如果建筑设计只是追求利润,那就没意思了。”她希望在工作的过程中,着眼于人文关怀,注重建筑的美和可持续性,致力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并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舒适的空间。

当回忆起在荷兰的生活,令王卓尔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经过阿姆斯特丹的市立图书馆,不管肤色和人种,大家都能在此找到学习的角落。是的,公共场所的建设,能够提供给更多的人相对体面的生活。这也让她在创业过程中坚守着“人文关怀”的底色。

[图片待更新]

王卓尔于上海苏州河畔,图/受访者提供

对于安英娜来说,她成立了DMFC荷兰农业中心,旨在成为荷兰与中国在农业食品领域业务的桥梁。她回顾起创业的历程,形容它如同“过山车一般”,中间有曲有折,但总体趋势少了一些坎坷。不可置否,她的创业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以注册企业的手续和规则为例,作为外国人在中国创业需要面临纷繁的流程,相较之下,荷兰的创业流程要简单得多。

[图片待更新]

安英娜于活动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中荷行业差异

从行业角度看,王卓尔用“大胆”、“直接”、“自由”三个词汇来描述荷兰的建筑风格。比起国内从想法刚开始便会区分其是否 “正统”和“旁门左道”,“荷兰的教育方式是会问你,你想要什么?并且鼓励大家勇敢去追求,但一定要做到位、做出成果。”

在所在行业的差异方面,王卓尔认为,荷兰人在做设计的时候,有一套系统且理性的思维模式,并且设计方法也更加的讲究科学和逻辑,注重抓问题的本质和策略;而中方则是更感性,在具体做设计的时候会结合民族独特的审美偏好,考虑用成熟的技术方式进行呈现。

[图片待更新]

王卓尔著作《骑行上海》,图/受访者提供

“安全”、“有活力”、“非常不同”, 安英娜用这三个词来形容对中国的认知和印象。目前为止,她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5年,仍然享受在中国的生活,并对中国的街景和文化差异感到触动。她逐渐习得了中国式的“哲学”,比如含蓄的表达和耐心等。

当说到中荷行业差异,安英娜则从职场文化层面切入。她表示,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任务指令”式的职场文化不太一样的是,在她的公司,“荷式”的工作方法倾向于是“以任务为导向(task-oriented)”。她愿意让员工自己在项目和任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多探索,以便学习到更多。

[图片待更新]

安英娜于活动现场,2013年,图/受访者提供

展望合作前景

展望两国行业未来的合作和发展,王卓尔认为中荷在建筑设计领域合作的渊源已久,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中荷不管是在地理还是在文化基因层面,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导致了各自行业发展的特色。例如,她指出,荷兰在城市研究和规划层面能够提供很多思路;此外,在细分领域,荷兰可以做的非常高精尖;而中国地大物博,市场则更为多样化,且机会很多。这也意味着双方合作的潜力巨大。

[图片待更新]

SSPU实训楼,〇筑设计作品,图/受访者提供

安英娜指出,荷兰在全球范围内是农业食品生产领域高效的生产者,而中国的农业食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在此行业领域的合作前景仍然开阔。例如,如何在中国因地制宜地共同进行科技及可持续层面的发展合作仍然是重要的议题之一。

[图片待更新]

安英娜在中国,2016年,图/受访者提供

无论是在农业食品行业,还是对于建筑设计领域来说,疫情这三年对于大多数的业务都是不小的打击。随着疫情的结束,我们期待未来中荷两国之间能够进行更多、更好的交流合作和业务往来。

一直以来,荷兰商业历史悠久,拥有优良的营商环境。根据2022年《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发布的全球最佳创业国家排行榜,荷兰排在第二位。据荷兰外商投资局统计,目前,外国企业在荷兰有11,000多家运营机构,其中包括580余家中资运营机构。

除此之外,荷兰还采取了多种举措来帮助女性:通过与市政当局和雇员保险局 (UWV) 等重要合作伙伴合作,荷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支持,希望更多的女性实现经济独立;此外,荷兰政府还帮助特定的女性群体以提高她们找到工作的机会,改善其就业前景。例如,政府推出女性教育项目 (EVA),包含语言培训及就业市场定位计划等,鼓励和支持女性发现自己的才能。

在中小微企业日,让我们一起欣赏并赞美中荷创业女性的勇气和智慧。她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不仅仅是商业成功的追求,更是一种实现个人梦想和改变社会的力量。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中荷两国更多女性创业者的故事,一起感受“她力量”。

文章转载自荷兰驻华使馆,荷兰在线NLO特约撰稿人以撒。